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庙堂之争(2 / 2)


所以,朝堂之上,到处都洋溢着一丝喜悦的氛围。

将近一个多时辰过去后,大太监王舒才放下手中最后一份需要宣读的诏书,而后继续用丝毫不变的声音,说道:“以上乃北伐重功之人,余下善功之人,亦有封赏,望诸卿大夫日后尽心尽力,不忘天恩浩荡!”

“臣等,拜谢陛下!”

浩浩荡荡的拜服声过后,王舒又高呵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御史大夫顾新有奏!”

四十多岁的顾新,留着一小簇胡子,穿着红紫贵袍,从众卿之中站了出来。

“爱卿何事?”

威严厚重的声音,透过王座之前的珠帘,传到了整个朝堂之上。

听着顾新的耳中,却令他产生了一丝澎湃之情。

十年了,位列三公之一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丝希望。

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吐出,顾新躬着的身子,又弯了几分。

“陛下,齐国使者已至寿都,是否传召?”

“传!”

“喏。”守在一旁的王舒俯首应了一声,再次高声喊道:“传,齐使!”

随着一道道的声音传开,一个身穿齐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外臣,拜见陛下!”

“平身,赐坐。”

“谢陛下!”

“此乃我皇国书,今日呈递于陛下……”

王舒熟练地走下殿,接过国书,递给了殿上的楚皇。

与此同时,大殿之下,一直宛如空气一般不曾做声的太子夏楦和三皇子夏楦,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

先前赏赐北伐之功的诏书虽然众多,但也大多只是针对一些朝堂和军中的中等人物罢了。

太子夏楦在于文治,自然不会去在这上面去争。

而三皇子夏栩却因身份特殊,也不能在此事之上多做口舌。

但,如此之大的一份功劳,自然不能拱手相让。于是,角力的点,不约而同地被引到了夏桓的身上。

七皇子夏桓,既然是景皇后所生嫡子,从出身,便是偏向太子一边的。

更何况之前一段时间,太子亲自驱车冒险入颍上一事,也使得天下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夏桓与太子之间,兄弟情深。

齐国国书已至,立下大功的夏桓,也是时候成家立业了。

“父皇……”

“父皇……”

三皇子与太子两人同时开口。

“三兄先请!”

太子笑着侧开了半个身子,像是谦谦君子一般。

“太子先请!”

三皇子同样冲着太子行了一礼,高大的身躯,以及那独属于天家的战袍,更是令他神采飞扬。

两人,一文一武,不见烽火的战争,就这么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