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印象菲律宾(2 /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很多国家的中心城市因为集中了较为先进的经济、教育、医疗资源,成为全国各地人民趋之若鹜的所在。但一座城市的承载力有限,于是很多国家都在大城市周边建设起多座和大城市同样便利,依附于大城市却又各自独立的城镇,像卫星环绕星体一样,共同组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繁荣区域。美国学者泰勒形象地将这类城镇称为“卫星城”。在大马尼拉市辖区,以马尼拉为中心的卫星城镇很多。其中,承载了数百万人口的奎松市,当仁不让地成为马尼拉市第一大卫星城。

  奎松市中心圆形纪念广场奎松纪念碑

  ◎率性热情的故都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奎松市曾是菲律宾共和国的首都。从建城时间来看,它可算是菲律宾的“老城”了。不过,老资格的奎松市却有着最流行的音乐、最前卫的艺术作品,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

  来到奎松市会发现,整座城市设计合理有序,舒适惬意程度远远超乎想象。穿过奎松市政厅附近的地下通道,可以到达著名的市中心圆形纪念广场。这里有奎松纪念碑和前总统曼努埃尔·奎松的陵墓。纪念碑更像是装饰派艺术品。三柱鼎立,下方是呈圆形的碑座,顶端设有观景平台,游客可以乘坐电梯直达顶端,俯瞰奎松市美景。纪念碑前方是陵墓入口。入口处建筑和纪念碑周边基座浑然一体,若不是黑色大门和门上方的题字,很难把它和陵墓联想到一起。

  古堡地铁站附近是农贸集市所在地,规模和热闹程度虽不及布兰达广场,也是别有趣味。著名的cubao expo也位于古堡附近。它聚集了众多嬉皮士和音乐爱好者,以多家复古小店为主流风格,和周边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白天的cubao expo宁静安详,到了黄昏,这里立即变得生机勃勃。有名不见经传的乐队即兴表演摇滚乐,也有背包客旁若无人当街热舞,还有大学生们的街头派对……涌动着无限激情与活力。

  奎松市餐馆很多,各色美食琳琅满目,但有一个地方却集结了个性与美食,成为奎松市乃至大马尼拉最酷的餐馆,没有之一。它就是van gogh is bipolar,中文翻译为“凡·高是双相(两级)”。餐馆菜品以店内认定的“两级”名人命名,营业时间全凭老板心情的好恶。老板即是大厨,他会根据客人的喜好和性情制定菜单,让每位客人都享受到私人订制的高端服务。

  ◎名校汇聚的文化城

  奎松市是大马尼拉地区的教育文化中心。菲律宾大学、马尼拉大学、菲律宾蒂利曼大学等名校汇集于此。一批又一批大学生们为奎松市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菲律宾大学创建于1908年,百年来,它从建校之初的两个学院、67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50多个学院,近50000学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已跨入世界百所名校的行列。不同于菲律宾大学浓厚的本土氛围,蒂利曼大学处处洋溢着纯正的美国气息。蒂利曼大学校园更像是风景名区,很多大学生和附近居民在这里散步、慢跑,在郁郁葱葱的绿荫间品味学府独有的书卷气息。

  奎松市是造梦天堂,艺术爱好者们可以自由放飞思想,以各种形式表现心中的梦想。奎松市有菲律宾最大的娱乐中心,无数电影、唱片在这里新鲜出炉。瑰丽梦幻的布景、百变动听的旋律,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游客们收获最美的梦境。因此,奎松市又被称为“菲律宾的好莱坞”。

  马尼拉大学门口青春洋溢的大学生

  夏都碧瑶

  碧瑶,菲律宾共和国直辖市,举世闻名的夏都。据一位出使过碧瑶的中国外交官形容,碧瑶兼具杭州景色之美、昆明气候之春和重庆山峦之巧,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地。中国有一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在菲律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不到碧瑶,就不能算来过菲律宾。

  ◎山中胜地与学府名苑

  碧瑶麦逊宫

  作为高海拔城市,群山环绕的地理位置给了碧瑶四季如春的惬意凉爽,满山遍布的苍劲松林让碧瑶获得“松市”的雅称,而气候优势又使碧瑶日日繁花似锦,赢得“花城”的美丽称号。

  菲律宾群岛的山城很多,碧瑶却因坐拥众多名校,在山灵水秀之外,比其他城市更多了一缕书香气息。碧瑶面积不大,却有6所大学、四五十所中学,还有专供华人子弟念书的“爱国中学”。其中,始建于1948年的碧瑶大学已成为全菲闻名的名校学府,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多慕名而来。也许是受学校云集的影响,碧瑶的市民普遍有阅读报刊的习惯,整座城市相对安静,看不到大城市固有的喧闹浮华。

  绿树掩映之中,坐落着两处重量级建筑:总统避暑时使用的麦逊宫,以及赫赫有名菲律宾军事学院。

  麦逊宫又叫夏宫,平日可供游人在大门附近参观游玩。夏宫欧式造型的黑色铁门后,是一片宽阔的草坪,草坪尽头,高大松树茵茵如盖,掩映着白色的总统府邸,很有一番庄严气象。菲律宾军事学院向来有菲律宾“西点军校”之称,始建于1908年。学校的各种训练设备一应俱全,教室整洁舒适,为菲律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军事人才。一直以来,菲律宾军队的高级将领几乎全部出自这里。菲律宾军事学院大多数时间对外开放,游人可以自由参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学生们在训练场上的勃勃英姿,领略军校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及征战杀伐的铁血气概。

  在碧瑶,中国的春节是其非常盛大的节日。正月初一,舞狮、舞龙、武术表演、民族舞蹈等各种中国风节目闪亮登场,热闹程度、服饰打扮、艺术表现等都与中国原汁原味的节目不分轩轾。实际上,早在明末清初,碧瑶和中国就有了交集。据传说,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海岛首领林道干,为避兵祸率领部下来到吕宋岛,还没安顿下来,就被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围捕。敌众我寡之下,林道干带领部下躲进碧瑶所在的山林中,借着山高林密的地利之便,迫使西班牙人放弃追捕。而林道干等人被当地淳朴民俗吸引,就此定居下来。直到现在,菲律宾某些高山省份出土的文物中,还有着中国明代的艺术元素,一些地区也仍在遵从中国古代的部分信仰或民俗。

  ◎艺术工坊与有机农场

  和菲律宾很多城市一样,碧瑶同样是多民族杂居,有着多元化的混血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各具特色,值得人们驻足探索,但科迪勒拉山脉孕育出的原始艺术,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在碧瑶西北边缘,有一个可以远眺中国南海的村落,被称为坦阿万村,菲律宾语的意思是“有利位置”。在这里,耳听阵阵松涛,远望海天尽头,让人倍觉遗世独立的凄清和高贵。为了留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著名当代艺术家贝内迪克托·卡布雷拉将此地开发出来,作为了解碧瑶高山文化的窗口。

  坦阿万村坐落着传统的伊富高民居和八角形卡林加棚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提前预订艺术工坊活动,欣赏当地土著的音乐和舞蹈,还可以和土著居民学习制作捕梦网,将形如蛛网的美丽草编挂在床头,为自己和家人挡去噩梦,祈求安康。如果想在这里留宿的话,棚屋也需要提前预订。夜晚,呼吸着山中清冽的空气,仰望满天繁星,会感觉自己褪去了浮世的喧嚣,和大自然彻底融为一体。

  碧瑶山上五彩缤纷的民居

  每年的二三月份在碧瑶花开的季节,碧瑶的居民会穿上色彩靓丽的服装,以庆祝开花节,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意。

  阳光下,雏菊自在地绽放,这就是碧瑶之美。

  碧瑶居民崇尚自然养生,素食和有机食品非常盛行。在餐馆吃饭时,大多数蔬果都来自山内农家种植,新鲜无添加,味道鲜美可口。如果在碧瑶短期停留一段时间,不妨去试试“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意趣。在碧瑶郊区,有很多专供游客体会农乐的有机农场。那里种植着豆子、莴苣、西蓝花、小萝卜和咖啡豆等作物,还有硕大无比的草莓和香甜的菠萝蜜等蔬果。游客们可以向农场主租借一片土地,专门进行耕种和维护,吃住都在农场,既实惠又便利。

  ◎博物馆与自然保护区

  时光匆匆,流转间总会留下很多珍贵的东西。留住岁月长河里的珍宝,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方法莫过于设立博物馆了。每座博物馆都是时光机器,将发生过的事情、尚存世间的印记用实物或影像的方式留存下来,变成人们记忆中的永恒。碧瑶的博物馆很多,有的纪念人物,有的纪念文化,每一座都是难得的时光宝库。

  位于城郊的贝内卡夫博物馆内,留存有著名艺术家贝内迪克脱·雷耶斯·卡布雷拉的痕迹。走入博物馆,高处长窗射入的阳光、如传统水稻梯田般整齐美丽的回廊,还有随处可见的木雕、水稻神、丛林精灵的画像、雕塑,无不让观者屏息,如同行走在现代化艺术的梦幻之旅。值得一提的是,越过几重回廊,会在一个隐秘角落里邂逅一组情色艺术品,它们造型大胆奔放,将人类本原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

  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博物馆也是一座以人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收藏了独立革命领袖阿奎纳多的一些个人物品,还有一面陈旧的菲律宾国旗。这面国旗是独立革命发动后,菲律宾确立的第一面国旗,意义重大深远。

  在碧瑶,随处可见美丽的自然风光,山树之间的民居如散落人间的珍珠,闪烁着点点的温润的光,温馨又美好。

  圣路易斯大学博物馆和碧瑶高山省博物馆的主题较为接近,主要收藏了碧瑶在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见证品。比如武器、编筐和手工艺品等等。论起馆藏,圣路易斯大学博物馆较为丰富。论起藏品的精巧,碧瑶高山省博物馆又略胜一筹,它的藏品中居然还有一具卡巴延木乃伊。

  朝阳下的碧瑶

  在工业污染越演越烈的现代化都市,碧瑶城的自然风光显得格外宝贵。在碧瑶,设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公园,保护着山清水秀的明媚风光。玛丽诺生态保护区是碧瑶规模较大的公园之一,它占地约2.8万平方米,森林郁郁葱葱,林间小路蜿蜒整洁。这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宇宙之旅”的雕塑系列了,它通过山地部落手工制品、超现实雕塑和现代化艺术手法,展现了人类文明在菲律宾的演变史。此外,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的伯纳姆公园、曼尼斯公园和福布斯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巧思,每一处都会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惊喜。

  “南方皇后”宿务

  宿务建于1571年,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城市。它濒临海湾,拥有无数美丽海滩。它经济发达,是菲律宾第二大经济中心。它交通便利,陆、海、空运四通八达。它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宿务是“南方皇后市”,屹立在米沙鄢群岛之间,静静绽放出母仪天下的绝代风华。

  ◎宿务的皇后范儿

  米沙鄢群岛位于菲律宾中心地带,比起吕宋岛的繁盛富饶和棉兰老岛的原始粗犷,它更加细致温柔、倜傥雅致。其中,又以宿务市最为秀丽多姿,是米沙鄢岛的灵魂之所在。

  宿务美丽的海面

  宿务市气候湿润温暖,干、雨季的分界不明显。有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沃的土地、甘美的水源,宿务市的农业十分发达,主要作物以玉米为主,其他经济作物诸如椰子、杧果、烟草等也广有种植。聪明的投资者利用宿务便利的交通条件,在种植园附近建起各种加工企业,建立起便捷的物流网络。于是,椰产品、烟草产品、稻米衍生产品被及时制作并运输出去,形成生生不息的资金流。宿务拥有全菲最大的椰子油提炼厂,生产的椰子干、杧果、卷烟、啤酒、吉他等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宿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除了传统产业外,宿务市的旅游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也占了很大比重。宿务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桃花源般的度假村落;有连绵不断的神秘雨林,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还有绵延不绝的细软沙滩,可称得上处处皆景,各景不同,颇具尊贵神秘的皇后风范。

  ◎宿务的海

  到了宿务会发现,宿务最具魅力的不是城市风光和沧桑古迹,而是大海。对于菲律宾每座岛屿而言,海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存在,可宿务的海给人的感觉却格外不同。

  宿务市地处群岛环绕之中。在岛屿的包围下,宿务的海收敛了壮阔波涛,变得安静温柔。雪白的沙滩延伸入海,浅海处的海水在蓝天白沙的映照下,几乎变成透明。时有珊瑚礁露出海面,旁边的海藻随海水荡漾不已,有时会露出隐在其中的金黄海星。每到晨曦初起和夕阳下落,白色沙滩被霞光染成嫣红,倍增妩媚。海水很浅,似乎赤足涉水,就可以到达另一个岛屿。当然,这种冒险行为并不可取,虽然宿务海湾一贯风平浪静,但大海难测,还是要处处小心。

  借着沙滩景致,多家度假村陆续建起,提供食宿之外,还为游客安排了高尔夫、网球、钓鱼等节目,将观海的乐趣放大到极致。最具特色的要属芭滇岛度假村了。村内有民族风味浓厚的竹制房屋,高大摇曳的椰子树,游客流连其中,往往不知今夕何夕。

  宿务朱玛隆蝴蝶保护区内的蝴蝶

  ◎蝴蝶保护区

  在宿务市市区西边,坐落着著名的朱玛隆蝴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由菲律宾艺术家朱利安·朱玛隆建成。朱玛隆不是正规科班出身的生物学家,却在生物领域荣获无数表彰。他的生物知识得益于菲律宾群岛中广袤的森林。比如他一手创立的蝴蝶保护区,关于蝴蝶种类、繁殖、习性等点滴知识,都是他长期亲自观察所得。

  在蝴蝶保护区,种植着多种植物,不同种类的蝴蝶在这里安了家。游客来到保护区,可以自由观察蝴蝶每个生命阶段的不同变化。由此得来的印象直观生动,远胜于教科书上的平面图片。

  主展厅内,陈列着朱玛隆收集的蝴蝶类、蛾类标本,还有每类蝴蝶适合什么环境及生长习性等。标本栩栩如生,说明文字细致入微,每样物品都凝结着朱玛隆的心血,让人肃然起敬。更让人震撼的是小型艺术展览馆中的内容。这里展出了朱玛隆的“鳞翅目一马赛克”作品。它们都是由残缺的蝴蝶翅膀拼成,旁边配以朱玛隆的原创水彩画。据说,这些残缺的翅膀,是朱玛隆遍访各国昆虫学家得来。他经过细心加工,使薄如蝉翼的残翅重新焕发出艺术的风采。

  ◎麦哲伦的十字架

  曾经,在宿务岛海滩上,立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十字架的木头表面已经斑驳,却受到宿务人的极大尊重。

  宿务岛麦哲伦十字架

  这个十字架的存在,可以追溯到16世纪20年代。航海家麦哲伦周游世界途中,发现了美丽宁谧的宿务岛。麦哲伦登岛后发现,岛上居民多为土著居民,尚且崇拜着原始图腾信仰。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麦哲伦获得土著族长的信任。于是,麦哲伦请船上的神父为土著族长和他的妻儿族人举行了洗礼仪式。岛上居民正式皈依了天主教。为纪念这场仪式,麦哲伦在举行仪式的地方竖立了这个大十字架。

  后来,为了保护历史遗迹,宿务人把这个大十字架运到如今的宿务市政厅对面,建造起一座圆形石头房屋专门存放它。石头房屋的顶端,绘制着当年麦哲伦宣教并立十字架的情景。每到周日早晨,总有一批虔诚的天主教徒来到十字架所在地,虔诚地膜拜祷祝,祈求好运降临。

  宿务的中国道观

  ◎金碧辉煌的中国道观

  早在几百年前,米沙鄢岛就已有了华人的踪影。华人多为广东沿海城市迁居而来,在此经商、联姻,逐渐落地生根融入菲律宾社会。随华人而来的,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它们是海外华侨的精神食粮,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当地居民。宿务道观即是一例。

  在宿务市郊区贝弗里山山坡上,一座金碧辉煌的道观巍峨耸立。道观外的屋檐描龙画凤,立柱漆成红色,完全是中国古建筑风格。道观内供奉道家鼻祖老子,殿内还设有一尊姜太公钓鱼的雕像。供桌顶端,“德尊三界”四个红字古朴庄严,配上两侧墙壁绘制的游龙,很有几分肃穆气象。宝殿前共有台阶81级,代表了《道德经》的81章。据说,这座道观是50多年前,一位菲籍华人的手笔。

  几十年来,多有本地或外国游客来道观祈祷拜祭。虽然比不上圣婴大教堂的盛况,也算香火不绝了。在宿务,华人居民占的比例较大,还组建了宿务华人社团。有趣的是,社团人员大多姓吴,连带着宿务也被称为“吴天吴地”。随着中菲两国的建交,华人社团对促进中菲两国人民友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仙奴诺节

  仙奴诺节是宿务的年度盛典。在米沙鄢语中,“仙奴诺”指的是模仿河水起伏节奏的舞蹈。起初,这个节日是土著居民的仪式,但随着天主教深入人心,仙奴诺逐渐演变成膜拜圣婴肖像的舞蹈。

  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宿务市必是一片欢腾。宿务人在这一天换上五色斑斓的民族服饰,抬着圣婴塑像走遍全城的每条街道,唱着,跳着,用狂欢表达对圣婴诞生的喜悦之情。

  “南海乐园”达沃

  达沃是棉兰老岛的中心城市,名字在土著语言中有“喷火之神”的意思。据推测,它应是因为附近的阿波火山而得名。棉兰老岛是菲律宾共和国的“垦荒边疆”,达沃正是其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城市之一。

  达沃种植园里的柚子树

  ◎菲律宾缩影

  就陆地面积而言,达沃可以算菲律宾群岛的第二大城市。因它一面依海港,一面靠山林的特殊地理环境,达沃市的面积仍在无计划地向山林方向扩展中,很有可能在未来变成菲律宾群岛占地面积最广的城市。

  达沃的地理位置很巧妙,它恰好避开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带,又借着高山庇佑,躲去台风影响,呈现出四季如春的舒适气候。达沃常年“日晴夜雨”。白天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夜晚则小雨淅淅润泽大地。这种气候特征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香蕉林、椰林、红毛丹、榴梿、菠萝、玉米、稻米等粮食水果都长势喜人,几乎年年高产。宜居的气候,丰硕的果实,使达沃获得“南海乐园”的称号。

  1939年,达沃恢复为菲律宾城市后,吕宋岛和米沙鄢岛的居民在政府鼓励下陆续迁居于此,加上之前生活在这里的华人、穆斯林、部落土著、他加禄人、西班牙人等居民,达沃市俨然囊括了菲律宾所有种族。故此,达沃又被人们称为“菲律宾缩影”。

  ◎达沃丰收节

  每年八月份的第三周,达沃市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丰收节,庆祝作物大丰收。除了水果花卉大展览外,达沃居民们还会各显神通,换上各自的民族服饰,在街头载歌载舞,同时向大家推销带有本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每到丰收节,政府官员也会换上传统服饰,与市民们一起欢庆丰收。

  除了五色斑斓的服饰和优美舞姿外,大街上到处都有榴梿的身影,刺猬般圆滚滚地摞在一起。貌不惊人的榴梿是达沃市名特产,榴梿雪糕、榴梿咖啡、榴梿蛋糕……各种榴梿制品应有尽有,挑战着游客的嗅觉和味蕾。

  ◎鳄鱼、蝙蝠和鹰

  达沃市地形复杂,高山、河流、大海、雨林应有尽有。相对应地,动物种类要比其他城市丰富许多。

  达沃的鳄鱼公园是不可不去的特色之地。它位于达沃河流域,有效融合了动物的观赏性和有效性。人们可以遥遥欣赏鳄鱼的丑恶身姿,也可以拿竹竿挑起它爱吃的食物冒险喂食,可以观赏鳄鱼表演,还可以把鳄鱼吃下肚子。没错,吃鳄鱼。河边餐厅提供了四种鳄鱼肉做法供君选择:铁板烧、意大利面、煎蛋卷和煎鳄鱼排。当然,若感觉不适,鳄鱼餐不吃也罢,餐厅内照样有其他美食供应。

  蒙福特蝙蝠洞里住着2000多万只杰弗里抱尾果蝠,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蝠巢穴。由于蝙蝠是昼伏夜出动物,最好在黄昏它们醒来觅食之前进洞参观。否则,等到蝙蝠清醒,万蝙齐飞的景象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据研究,蝙蝠的粪便和火药性质差不多,遇明火会立即炸开,参观时务必严禁烟火。

  要想观赏鹰的雄姿,可以去达沃附近的菲律宾鹰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的宗旨是保护濒危鸟类。这是一小片原生森林,自由翱翔着几十只珍稀物种食猴鹰,向人们展现鸟中之王的勃勃英气。研究中心里还居住着其他鹰类和一些鸟类,经常有各地动物保护志愿者来此,自愿承担起解说员职责,让更多游客了解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菲律宾鹰是一种非常稀有且濒危的物种,生活在菲律宾达沃省。

  维干古城:唯闻马蹄声

  维干古城,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便捷驿站,它也是亚洲保存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被列为世界遗产。在这里,没有工厂尘烟气,没有汽车喇叭声。一年四季,唯有嗒嗒的马蹄声迎落日送夕阳,伴着古城的朝朝夕夕。

  ◎梅斯蒂索区:依稀旧时光

  梅斯蒂索区是维干古城的老城区,这里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大部分风貌。漫步街头,走过一座座老房子,历史的沧桑感涌上心头,蓦然难辨今夕何夕。

  整体看来,梅斯蒂索区呈现着浓浓西班牙风格。细细分辨起来,其实,这里的房子早已和菲律宾著名的混血文化一样,在时光流转中加入了多种文化因素。通风的走廊、阳台上的铁栅栏,融合了西班牙、墨西哥和北非地区的建筑元素。抛光地板和深色木质窗棂,则脱不开亚洲建筑风格的潜移默化。而卡皮斯贝壳滑动窗,就是百分百的本土风味了。

  维干古城里富有西班牙风味的小镇风光,时光在这里凝固,也许下一刻,从马车里就会走出一位中世纪的盛装美女。

  梅斯蒂索区的大多数房子,一楼都用石头砌成墙壁,可做办公储物之用,作为支撑整个房子的地基也很牢固。二楼采用木质结构,起居室宽敞通风,适于日常起居。二楼的窗户通常就是卡皮斯贝壳窗了。卡皮斯贝壳多生于菲律宾附近海域,扁平且壳质薄透,透光性好。起先,有买不起玻璃的渔家用它做成窗扇。很快,人们发现,卡皮斯贝壳阻挡风雨的性能和玻璃一样,价格比玻璃便宜许多。于是,人们开始用卡皮斯贝壳代替玻璃。

  圣保罗大教堂

  如今,老房子中依然镶嵌着卡皮斯贝壳窗扇,由于年代久远,贝壳微微失去了光泽。当光线透过卡皮斯贝壳窗时,隐约朦胧,更添一份如梦如幻的不真实感。

  梅斯蒂索区没有汽车,青石板路窄狭古旧,只容马车通行。马车夫都是本地居民,他们坐在车辕,口中哼唱着古老歌谣,不紧不慢地赶着马儿。马蹄哒哒,踏在青石路上,依稀还是旧日时光。

  ◎凝视历史的回眸

  维干古城历史遗迹很多,教堂、博物馆、手工作坊,都留存着岁月的痕迹,定格了历史的某次回眸。

  最早的圣保罗大教堂建于16世纪70年代,由西班牙殖民者副总督萨尔塞多督造。之后的几百年间,经过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圣保罗大教堂两次毁为废墟。现在的圣保罗大教堂已经多次重建,融合了多种民族印记。仔细看黄铜的圣餐台扶手和建筑物的接驳处,隐约可辨识出汉字的模样。而八角形的教堂设计,据说也和某个民族风水学说有些关联。

  阿塞·布尔戈斯神父国家博物馆是为了纪念被西班牙人处死的殉道神父布尔戈斯而建。博物馆内,维干人将样式丰富的伊洛卡诺手工制品放入,作为神父的祭品。当地著名画家将神父从起义到殉道的英勇故事编绘成14幅图画,陈列在馆中,向后人无声诉说先烈的英勇事迹。

  西班牙人到来之前,中国侨民已经把制陶工艺带入维干城。制成的陶器作为日常器皿使用,或用于发酵酒水和制作鱼子酱。时间最久的制陶厂rg jar建于19世纪20年代,能同时烧制近千个陶罐。有趣的是,现在的rg jar厂养了一头牛,让牛在黏土上散步,代替人力搅拌工作。

  维干的时光似乎永远停驻在过去。手工织布仍是古城纺织业的主要方法。看到织女们坐在背带式织布机前,几个轻巧的手势,美丽的传统图案毯子就跃然机上。流畅的操作过程和织女们嘴边惬意的笑容,让织布变成了优美的艺术展示。

  “现代伊甸园”巴拉望

  巴拉望岛位于菲律宾西南部。这座形状狭长的海岛是菲律宾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但它无疑又是菲律宾最让人陶醉的地区。巴拉望岛以其可媲美亚马孙的丛林区、惊险美丽的原生态海域,以及周围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岛屿,被誉为“现代伊甸园”“海边乌托邦”,成为自然爱好者和探险者们的乐园。

  普林塞萨港蓝色教堂

  ◎普林塞萨港:体味都市外的荒凉

  普林塞萨港又名公主港,位于巴拉望岛中东部,是巴拉望省的省会。西班牙殖民者统治时期,这里曾是流放犯人的地域,其偏远、荒凉程度可见一斑。现在的普林塞萨港以美食著称,城内三轮众多,交通比较拥堵。不过,普林塞萨港严格执行“严禁乱扔垃圾”的规定,市容虽乱却很整洁。

  来到普林塞萨港,各种旅游项目名目繁多,跳岛游、自驾游、偏远海滩游应有尽有。无论是哪种游览方式,都少不了乘船出海。普林塞萨港周边岛屿大都渺无人烟,乘船徜徉于茫茫大海,触目尽是荒岛茂林,一种与世隔绝的荒凉感油然而生。

  巴拉望岛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岛上居民视它们为伙伴,专门设置了野生动物救治保护中心,为同居一岛的“邻居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庇护。野生动物救治中心设施简单,仅有几座混凝土建筑物和几道露天围栏。这里住着上百只鳄鱼,幼鳄和成年鳄杂居。放眼望去,水面上密密麻麻,浮动着无数丑陋的“枯木”,观之让人胆寒。保护中心后面是一片密林,密林中设有巨大鸟舍和兽笼,专供不慎受伤的鸟儿和野兽使用。

  距离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约5千米处,是巴拉望岛著名的伊瓦西格监狱和劳改农场。从外表看,伊瓦西格农场绿草如茵,绿树如盖,远处青山隐隐,处处透出秀丽宁和的味道。很难将罪犯和这片美景联系到一起。但是,当游客想要拍照留念时,立即会有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过来制止,表明此地非普通游览区域的“身份”。

  巴拉望岛的撑船少年

  洪达湾岛屿众多,其中,潘丹岛、海星岛和蛇岛是人们最常去的游览之地。潘丹岛很静,同样有着碧海蓝天椰树白沙滩,可因为接待的游客不多,整座岛屿处处透露出宁谧祥和的意味。在潘丹岛,游客只需登记好真实姓名,就可以自由取用食物和饮料。累了,还可以来到海边木屋,在屋旁小径的吊床上小憩一会儿。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离岛时,会有专人把岛上所花用的账单送到游客手中。据说,在潘丹岛附近海域居住着七只巨大的海龟。它们有时潜在海中,有时卧在沙滩休息,遇到它的人们都会收获一段好运。登上海星岛,人们会惊喜地看到,大大小小的海星遍布沙滩,像极了夜幕中的点点繁星。海星们有的蜷曲触角,有的半埋沙中,有的橘红,有的墨绿,美丽极了。和海星岛不同,蛇岛上可没有遍地皆蛇的恐怖现象。它之所以得名蛇岛,只因潮水起落时,带状白色沙滩会随着露出水面的深浅改变形状,宛如一条矫健的硕大蟒蛇。

  从洪达湾回返普林塞纳港路上,可以在路边的kim’s温泉小息一下。温泉池设计成遮阳棚形状,周围建有餐厅和花园。饱餐一顿后,赏赏花,泡泡温泉,旅途中的劳累顿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温泉不远处是越南村。不过,村名虽然有“越南”二字,村中却寻找不到丝毫越南元素。除了一家香飘万里的牛肉面餐厅外,村中长草飘飘,人烟稀少,被当地人称为“鬼村”。若一定要深究村名的来历,也许是因为19世纪70年代,曾经有几位越南难民在此安家落户吧。

  ◎萨邦:目不暇接的奇景

  萨邦是典型的内秀型岛屿。初看萨邦,它和巴拉望大多岛屿周边环境相似,同样拥有连绵的群山、平静的海面和广阔的沙滩。细细品鉴,萨邦可谓步步皆景,每种景观都呈现出独特风味,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萨邦最著名景点当属地下河国家公园。地下河总长超过8千米,蜿蜒着深入到幽谧的地下岩壁之中。在地下河入口处的海滩,有巨型蜥蜴和会吃螃蟹的猴子出入其间。进入洞穴后,光线骤然消失,世界也瞬间寂静下来,耳畔只余下流水的潺潺声、蝙蝠和飞燕被人类惊起的振翅声,以及被洞壁放大的呼吸声。2010年,一支意大利探险队曾经深入地下河深处,在洞壁发现了儒艮化石。经鉴定,这块化石足有一百万年的历史,为地下河更增添了几许沧桑和神秘。

  地下风光固然有趣,丛林景色也毫不逊色。地下河入口附近有长约5千米的丛林小径。漫步林间小路,可以欣赏陡峭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也可以领略热带植物的美丽,还有可能碰到生活于此间的顽皮猴子,充分感受野外探险的乐趣。不过,探就探了,险却没有。下午3点以后,丛林小径就不许游客进入,尽可能地保障了游客的人身安全。

  泰泰岛风光

  想要安全又尽兴,可以去乌贡岩。乌贡岩海拔较高,站在这里,整个萨邦景色一览无余。观景累了,有无数形状奇特的天然洞穴和隧道有待探索。有趣的是,天然形成的地貌颇具中国古代建筑中“曲径探幽”的转折艺术。每当行至“绝路”,总有小桥或隧道出现,引游客再次踏上坦途。乌贡岩下,长期聚有三三两两的当地民众,自愿提供导游服务。如果想多玩几天,也可以在附近村落借宿或自带帐篷露营,体会野趣盎然的风景和民俗。

  萨邦浅海域生长着珍贵的红树林。清晨,划着菲律宾渔民特有的螃蟹船穿行在波尤伊波尤伊咸水河上,嗅着红树林释放的充足氧气,心情不由得明媚起来。在这里,鹦鹉、犀鸟和苍鹭等鸟类不时掠过水面,也有二三小蟒蛇蹿跳其中,是纯天然的动物乐园。

  ◎泰泰:遗世独立的海上桃源

  巴拉望岛旅程中,泰泰是必行之地。这座海滨小城曾是巴拉望省的省会,和维干古城类似,城中遗留着多处殖民时期古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泰泰几乎已淡出时代的视线,成为遗世独立的海上桃源。

  远远望去,圣伊莎贝尔堡矗立在泰泰城区边缘,几百年如一日,守护着巴拉望岛的安定和平。1667年,该地区的天主教徒为了抵抗摩洛族海盗的入侵,建立起城堡保卫家园。泰泰南边是巴拉望岛最大的淡水湖达瑙湖。湖边,鸟类、猴子、蜥蜴等野生动物晃来逛去。它们悠闲惬意的姿态让游客体会到,动物们才是达瑙湖真正的主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过是这里的匆匆过客。

  徜徉在马兰帕亚海峡附近,经常会看到儒艮丑丑笨笨的身影。若非亲眼所见,谁也无法相信,这类俗称海牛的海洋生物,竟然就是童话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除儒艮外,马兰帕亚海峡时有海豚出没。这里的海豚和普通海豚略有不同,嘴巴短短的,小巧可爱,是罕见的短吻海豚。

  落日余晖中的巴拉望

  八打雁:遗失在天堂之外

  八打雁市位于吕宋岛西南部,距离大马尼拉约90千米,是八打雁省的首府城市。这里交通便利,与大马尼拉及周边省市均有密集的铁路、公路相连。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八打雁省境内形成诸多独特的风景名胜,使八打雁省成为旅游胜地。

  ◎经济发达的工业港口

  在吕宋岛西南部,由于科迪勒拉山脉在入海处绵延出多个分支,西南地区呈现山地与高地相间的地貌。多样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品种丰富的经济作物,如水稻、甘蔗、蕉麻、烟草、咖啡树等。地处西南且濒临海湾的八打雁省,成为稻米、蔗糖和椰产品的主要产地,多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通过八打雁港口远销海外。

  八打雁港口的帆船

  八打雁省北有甲米地省和内湖省,东接奎松省,向南可达民都洛岛,向西即是南中国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以农产业为主,向马尼拉及周边省市输送着生活必需品。除农业外,八打雁省的工商业、服务业和海陆航运都很发达,拥有大型炼油厂和木材厂,是菲律宾两大油港之一。对内,它是大马尼拉都会区的坚强后盾,对外则承担了吕宋岛西南地区物资集散地及工业港口的职责,在吕宋岛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塔阿尔火山的火山口湖位于吕宋岛八打雁省的塔阿尔火山是菲律宾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迄今为止已有33次爆发记录。

  ◎景点众多的旅游名郡

  除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外,大自然还赋予八打雁得天独厚的美丽风景。塔阿尔火山奇观让人啧啧惊叹,百胜滩的明媚风光如诗如画,潜水海域清澈见底……一年四季,慕名来此观赏风景的游客络绎不绝。

  八打雁境内的诸多火山中,以巴纳豪山最为神秘莫测。巴纳豪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它体型巨大,海拔达2000余米。据传说,巴纳豪山山顶居住着许多神仙和精灵,菲律宾民族英雄黎刹是神灵中名气最大的一位。1896年,因宣扬自由独立思想,菲律宾革命英雄兼诗人何塞·黎刹被西班牙殖民者处以极刑。黎刹牺牲后,追随他的“黎刹主义者”和一些宗教团体认为,黎刹是基督的化身,他魂灵不灭,长居巴纳豪山保佑着菲律宾人民。长期以来,赴巴纳豪山山顶朝圣的菲律宾宗教团体或个人络绎不绝,当地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不得不定时关闭巴纳豪山。

  站在巴纳豪山山顶俯视火山边缘,深达600米的火山口如同怪兽的大嘴,黑洞洞深不见底。在旱季,有时会有大团云雾从火山口底端升腾而起,像极了文学作品中渲染的妖魔出洞情景,更增添了巴纳豪山的神秘气氛。

  巴纳豪山附近的巴纳豪地区风光极其秀美。青山碧树在云雾遮绕中时隐时现,时有山泉和小瀑布间杂其间,还可以参观各类宗教团体在附近设立的拜祭黎刹的场所。这些场所不禁止参观,但对照相有很多限制,只有征求到机构负责人的同意,才能摄影留念。

  出了巴纳豪山,还可以去马基林山领略山野意趣。马基林山保持着原生态风貌,动植物资源丰富。雨季时期,这里游客较少。毕竟,雨季中,水蛭漫山遍野的景象有些“重口味”,不是每位游客都能欣赏并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