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宠妃升职手册第35节(1 / 2)





  一路来至太后所住的寿安殿,门口的宫人看见玉淑仪好似已经习以为常,也未通报就领着两人进去。

  人老了就容易忆往昔,更何况还是曾经闺中密友的孙女,太后肯定会费心照拂,沈榆也知道,玉淑仪的提醒不过也是怕她着了德妃的道,朝中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万一这事牵扯到周尚书,那么德妃肯定会让她出面吹枕头风,如若自己被厌弃,这对刚刚起步还需要固宠的玉淑仪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那就得看看陈妃的道行有多深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针对佟妃,她不相信陈妃会冒着暴露人设的风险下这个手,对方的目标肯定不仅于此。

  来到外殿门口,嬷嬷看见来人还点头示意,“老奴见过玉淑仪,见过兰贵人。”

  许是早就知道今日玉淑仪会带人来,嬷嬷不但不意外,反而直接带着两人进去,十分随和,“太后醒了好一会,还念叨着玉淑仪今日怎么没有过来。”

  后者闻言自然而然解释道:“嫔妾还不是怕来早了打扰太后休息,太后不知道,难道王嬷嬷也不知道吗?”

  王嬷嬷无奈的看了她眼,笑着没有说话,两人关系十分熟稔一般。

  待进了外殿,王嬷嬷隔着珠帘禀报一句,“太后,玉淑仪与兰贵人求见。”

  外殿内也是凉风悠悠,太后怕热,住所自然是行宫里最好的地方,四周清幽雅静,远离一切喧嚣纷扰,静养自然最好不过。

  屋里传来一道几不可闻的“嗯”声,继而王嬷嬷撩开帘子,让两人先行进去,玉淑仪则拉住了沈榆的手,似在安抚她莫要紧张。

  沈榆跟着进入内殿,屋里没有伺候的人,可见太后的确喜欢清净,此时正懒懒的躺在太师椅上,闭着眼犹如睡着一般。

  太后虽年过半百,但眉眼依稀可以窥见往日那卓越的风姿,只是如今多了几分祥和与淡然,但是与一个宫斗胜利者说随和,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比起霍荀,沈榆其实更担心太后,女人和女人之间伪装的再好也是无用,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个朝代更替下来的胜利者,所以比起伪装的乖巧懂事,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更为重要。

  “嫔妾叩见太后,太后娘娘万安。”两人齐齐屈身行礼。

  太师椅上的人缓缓睁眼,看到玉淑仪时不由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你这孩子,哀家说多少次了,无须计较这些繁琐的规矩,你还是记不住。”

  玉淑仪依旧低着头,语气温和,“可嫔妾也说过,便是见了府中长辈也不能忘了礼数,若是让母亲得知嫔妾一进宫就忘乎所以,恐怕会立马请旨进宫打断嫔妾的腿。”

  王嬷嬷在一旁笑道:“谁家有玉淑仪这样乖巧懂事的女儿,那岂不是半夜都会笑醒,怎会如玉淑仪所说那般。”

  太后笑而不语,目光落在一旁那个一袭素色宫装的女子身上,纵然不施粉黛,可女子依旧肤白如雪,螓首蛾眉清艳动人,这宫里美人多,但如此颜色也算少见,可她那儿子却不是贪图美色之人。

  “赐座。”

  听到吩咐,王嬷嬷立马搬来两把椅子,还出去吩咐宫人上茶。

  “这便是嫔妾与太后提及的兰贵人。”玉淑仪笑着拉住沈榆的手,“太后喝的玫瑰花茶也是兰贵人亲手制的,得知太后喜欢喝,兰贵人于是特意又制了一壶,嫔妾便一并给您老人家带来了。”

  她说着,借花献佛一般将盒子放在桌上,继而来到太后身后,自然而然的替她捏着肩。

  太后笑着拍拍她手,目光却落在女子身上,“听雪琬说你会推拿之术?”

  淡淡语气如同闲话家常,沈榆始终低着头,语气十分敬畏,“皇上终日处理政务劳累,所以嫔妾时常会看一些相关典籍,想要闲时替皇上解解乏,不过嫔妾只是闲暇之时随口一说,不曾想玉姐姐竟然告知了太后娘娘,还望太后恕罪!”

  她说着又屈身行礼,好似深怕技艺不精被怪罪。

  太后定定的望着眼前的女子,随和的笑了笑,“皇上都时常念着你的好,那你自然有你的过人之处,若是真如雪琬所说那般,那哀家今后可免不得要麻烦你了。”

  沈榆诚惶诚恐低着头,“能为太后娘娘解忧,乃是嫔妾毕生修来的福分。”

  王嬷嬷恰好上了茶,玉淑仪也端坐在一旁,示意她莫要胆怯,太后旧疾犯了这时腰背正酸疼。

  许是见太后不再多言,后者也大着胆子上前,半蹲在太师椅一侧,左手按在太后的脊椎三寸腰肌处,手下正好用力。

  太后突然抽了口气,整个眉眼都皱成了一团,王嬷嬷吓得连忙上前,似要呵斥她鲁莽无状。

  谁料太后纵然眉头紧蹙,却还是摆摆手,“莫要说话。”

  第43章 泄露

  屋里瞬间寂静无声, 玉淑仪和王嬷嬷相视一眼皆未出声,只是见太后面色不佳,实在是令人忧心。

  这时, 太后又倒吸了口气, 甚至疼出了声,一手还紧紧握着椅背, 仿佛陷入极大的痛楚当中。

  王嬷嬷也提心站在一侧, 但凡太后有何不对劲, 就要将人呵止。

  然而脸色不好归不好, 但当事人却始终未说话,任由女子一双素手在腰脊处用力,每一下犹如万针扎进一般, 痛进了骨子里, 然而却又带着几分松快之意, 原本僵硬的腰背都松动了。

  眼看着太后的脸色由难看变成松缓,王嬷嬷也不禁多看了眼这个兰贵人,太后愿意接见对方是看在玉淑仪的面子上,但如今看来, 这兰贵人倒的确不是省油的灯,难怪一个宫女出身短短时间就爬上了贵人之位, 还一直圣眷正渥。

  大约过了小半刻钟, 沈榆忽然停了手,依旧屈身行礼,“凡事过犹不及, 嫔妾看医术上记载的便是如此, 太后娘娘这是旧疾,需要时常疏通筋骨, 但若一时用力过猛反而会适得其反。”

  玉淑仪嘴角含笑,一边又看向王嬷嬷,似乎在说自己推荐的人不会有错。

  屋里点着檀香,沁人心脾,太后悠悠的睁开眼,目光触及眼前谦逊恭敬的女子,嘴角忽然带着些许笑意,语气也柔和几分,“难怪皇上喜欢你,如今哀家也都舍不得你走了。”

  “嫔妾举荐的人自然不会有错,太后如今可信了?”玉淑仪笑着道。

  太后忽然抬起手,王嬷嬷立马上前搀扶,前者慢悠悠的坐了起来,一手按在自己的腰背处,眉眼都舒展了许多。

  “你们都是好孩子,这今后还是要多来看看哀家,不然平时哀家这里也怪冷清的。”太后和颜悦色的看向两人。

  沈榆只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然而这时太后忽然拉起她手,“这么年轻的人儿,戴如此老气的镯子未免不妥。”

  说罢,又看向王嬷嬷,“去把格子里第三个盒子拿来。”

  后者自然点头称是,没多久就取来一个雕花镂空缠花盒,随着盒子打开,里面赫然放着一对羊脂白玉手镯。

  “这般水灵的时候,自然要戴衬年纪的东西。”

  太后笑着给她戴上那只羊脂白玉手镯,与肤白如雪的细腕相互映衬,温婉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