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38章商定(2 / 2)


  “今天感觉怎么样?”这几天为了结婚的事忙得团团转的司昊回来发现平常这个时候都在睡午觉的林以宣居然坐在阳台边发呆。

  林以宣闻言回过头,撑着下巴,身子倚在一旁的软垫之上,慵懒地道:“还能怎么样,每天吃了吐,吐了吃,烦死了。”

  大概现在对林以宣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睡觉,睡着了就什么都不用想了,更不用痛苦地面对一堆补品,等着吃了再去吐。

  “昨天买回来的梅子不管用?”因着林以宣孕吐的关系,司昊收集了不少缓解的办法,一一送到她面前,只盼着她的胃口能好一些。

  天知道看到她一天比一天瘦,他都快急疯了。

  “不是,有缓解,不过这种事情是正常反应,大多数的孕妇都有,又不只我一个,你不要太担心了。”

  环着她纤细的肩膀,搂紧她变得更加单薄的身体,司昊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她能安全孕育他们的孩子,有一瞬间他甚至恨自己怎么就这么急,不等她再长大一点。

  “真的没事吗?你都没有注意到你这短短的日子里瘦了多少。”抚着她越来越立体的小脸,司昊心里的愧疚可是越来越深了。

  林以宣从来不知道那般霸道骄傲的司昊也会有这样的表情,她可不喜欢这个,抬手握住他放在自己脸上的大掌,感觉到他微凉的体温,她深吸一口气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后悔吗?还是说你不想跟我结婚,也不想要这个孩子?”

  “怎么会!”

  “那就行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要积极面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出现一点点问题就后退,而且不是我瘦了很多,而是你太在乎了,才会觉得很多很多。”

  “是这样吗?”抱着她柔软的身子,司昊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可笑。

  是啊,他不是是就想好了吗?

  现在这样算什么?

  “当然了,我的爱人怎么可能是只会后退的胆小鬼。”捧着他的脸,用力地吻吻他的唇,林以宣偏着头道:“等过了三个月就没事了。”

  “恩。”

  这段时间对于司昊来说有好有坏,他异常担心林以宣,却也开心于司昊自家爷爷跟林以宣的外公成为莫逆之交。之前的日子,他就知道爷爷一个人其实很寂寞,却总是在他们面前装着一副“我很好”的样子,他们若是丢下手中的事情陪他,他不仅不高兴还会斥责他们做事不专心。

  现在看来,晚年能有一个志趣相投的人也是一种福气,就像现在,爷爷的笑容比起过去更真实。

  这样就好,至少大家都过得开心,他即将抱得美人归,爷爷晚年又开心,算得上心想事成吧!

  说到悠闲的,自然也四处奔波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司昊的父亲司仁杰,因着公司需要人坐阵,订婚宴也需要人关注进度,司老爷子不在,赵雨欣不回,司昊又忙,如此看起来似乎什么都合适的司仁杰就成了最佳选择了。

  至于司仁杰愿不愿意,痛不痛快暂时是没人会关心了。

  相依相偎,搂着林以宣的司昊微微低头,鼻间顿时满是她头上传来清甜的发香,闭上眼,司昊想着自己似乎很久没有这样享受这宁静温馨的下午时光,不得不说这种生活真的很眷恋。略微收紧双臂,感觉她就在自己的怀里,司昊猛然有种整个世界就在自己怀中的满足感。

  呵,难怪有人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若是那牡丹是她,他想他自己也会心甘情愿地送上自己的命。

  “今天妈妈和外婆送了几次汤?”

  “一早上就已经送了三次了。”伸出三根手指,林以宣瘪着嘴,手不自觉地摸摸自己有些鼓鼓的肚子,扭着身子道:“每天这样喝了再吐真的很难受。”

  “明天妈咪要回香港了。”父亲一个人在香港,母亲就是表现的再好也难掩关怀之意,与其一直忍着,不如尽早过去。

  “真哒。”

  “这么开心?”促狭地扬着眉,司昊盯着她惊喜的小脸问。

  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好像不欢迎未来婆婆一样,林以宣有些不好意思地缩回小脑袋,怯怯地道:“也不是,我就是觉得每天能少喝一碗是一碗。”

  林以宣真的被折腾怕了,到不是外婆和赵雨欣的错,而是妊娠反应真的很难熬,那种喝了就吐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但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好,她就是再难受也得忍着继续喝。

  不过,能少一次两次的还是很好的。

  林以宣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富贵人,也没有什么富贵命。这不,她吃得清清淡淡的,反应还好,虽然会吐却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每次喝赵雨欣准备的燕窝什么的补品,她可谓是喝多少吐多少,甚至吐得顺了,连肚子里的存货也一并解决干净,这也是她为什么那么高兴赵雨欣离开的原因之一。

  她知道燕窝对肚子里的孩子有好处,可是每次喝下去之后她肚子里的孩子一点都不给面子。

  唉,他拒绝接收,她自然也不想继续吃了。

  指不定她就是喝银耳汤的命,至于燕窝这种金贵的东西,她估计是消受不起。

  内牛哪个满面,难道贫民就是翻了身也享受不了地主的生活?

  “不喜欢就不要勉强自己喝了。”

  “那怎么行,外婆和阿姨都说了这些对孩子有好处,不喝不行。”

  “真的有好处?”他看她每次吐得那么难受,实在想不出好处在哪?

  “有好处的,虽说大部分都吐了,可是只要吃进去,多多少少还是能吸收到一点点的。”

  “抱歉,都是我没有考虑好,不然的话,你就不用这么辛苦……”

  伸出食指轻触他的唇,林以宣真的不喜欢他说抱歉的样子,“我说过了,这种事不能避免,而且每一个女人都这么走过来的,你这样的话我会误会你不喜欢我和孩子的。”

  “怎么会。”

  “不是就好。”

  司昊见林以宣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突然想到母亲跟他说过的事,笑道:“我们马上就要订婚,甚至是结婚了,你还不想改口吗?妈咪可是说了她想在回去之前听你叫她一声妈咪呢!”

  “这个到是我的疏忽,我知道了,会改的。”的确,他们的关系早就成了定局,称呼上若还是照从前一样,未免有种不情不愿嫁入司家的感觉。

  “你能明白就好,以宣,其实我真的觉得你最近瘦了。”

  听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这种嫌弃的口吻说自己瘦了,林以宣再能忍也炸毛了,回头张大双眼瞪着某厮,磨着牙,林以宣很是嚣张地指着司昊鼻子骂道,“那瘦了,我明明是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这叫好身材你懂不懂?”

  “懂,懂,是我的说错了。”司昊到没想到自己的一句感慨就引得未来的老婆炸毛了。他一向识实务,一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就认错了。

  “懂你还嫌,看来你是没吃过苦头才会有这么多的要求。哼,说我瘦,你也不想想我要是真胖了,到时哭得人可是你。”想着自己前生那体重,一米七二的身高,将近一百四十斤的体重,整个人看起来虽说不夸张,可那体重却是实打实的重。

  若是找一瘦小的男生谈恋爱,半夜出去遇到抢匪,指不定她那身板稍微一动就能把那男的完全遮住,到时还不知道谁救谁呢!

  咳,她似乎有点跑题了。

  继续点头,此时的司昊完全是以林以宣的话为宗旨,完全没有反驳的意思,而且他自己也知道她若是长太胖了,到时他不在乎,他相信她自己一定不会少折腾她自己的。

  若是女人不爱美,这世面上的减肥产品、瘦身广告、美容机构都是摆着好看的么?

  他想说他不在意,但是他心里也清楚,他不在意不代表她不在意,涉及他如今的身份,有的时候闲言碎语也会伤人,他不想伤她,不代表别人的言语不会伤到她,不过他既然有了这方面的考量,他就不会允许别人再伤到她。

  其实一个男人真要爱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变成什么样他都爱,可要是一个男人不爱一个女人,她就是一个天仙他也不见得能日日守着她。

  “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我都喜欢。”

  林以宣脸一红,打从心里发现这个男人真的很容易让她心乱,从前就喜欢惹她脸红,现在他们都要结婚了,这男人还是如过去一般,一点都不知道收敛,可她就喜欢他这样,总觉得这般邪肆霸道的他才是真的他。蹭蹭他结实的胸膛,闻着他身上传来的洗衣液的清香,心里有种岁月静好,此刻永恒的想法。

  “昊,其实有的时候我觉得人生真的很奇怪,我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霸道专制的人,觉得那样的人就像父亲一样,让人觉得压抑,觉得喘不过气。那个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会找一个温柔体贴的男人,谁知道最后找到的是你这样霸道的男人。”

  “我的霸道可都是针对你,别人我还不屑于花那般心思。”骄傲如他,怎么可能让她从身边溜走。

  “是是是,我很荣幸,也很珍惜,所以这一辈子你都不准多看别的女人一眼,就是你未来的女儿也不行。”鼓着腮邦子,林以宣倚在司昊的怀里,双手把玩着他的大掌,斜着眼,用一种酸得死人的语气对他发出警告。

  司昊闻言,露出一口白牙,笑声朗朗,一阵接着一阵,这不难看出他对刚才的话不仅一点都不讨厌,相反地非常的满意。

  “小醋坛子。”点点她的俏鼻,司昊抵着她的额头,声音略显沙哑地呢喃道:“可我就是喜欢你这样。”

  “你说的,不准后悔。”

  “不后悔。”靠在他温暖的怀抱中,林以宣真心希望此刻永恒。

  对于司昊给的承诺,林以宣不说完全相信却也记在心底,她想若是司昊一直说什么永远,也许她还懒得记一字半句。但他从来不说永远,她却心甘情愿地记住了他说得每个承诺,只因在新的承诺到达之前,前一个承诺他总是已经做到了。

  这样就好,只要他能做到那么她就愿意一直信任下去。

  察觉到她略显困倦的模样,心知孕妇嗜睡,司昊便学着之前杜外婆哄林以宣睡觉的样子轻轻地拍她的背,哄着她入睡。

  林以宣本来想说这个动作一点都不适合他做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很心安,爱恋地在他怀里蹭了蹭,闭上双眼,慢慢地睡着了。

  说来林以宣其实是一个依赖心和占有欲都很强的女人,从前是她没有人可以依赖,只能靠着自己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而现在她有了可以信任和依赖一辈子的人,她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绷紧自己的神经,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直到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放松一样快要绷过头的神经。

  杜秀影他们虽说是一日三餐都照看着林以宣的饮食习惯,注意她的妊娠反应是否严重,今天吃那样比较合胃口等等,却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们杜家算得上全部迁到北京了,户口的事若是平民老百姓自然是有不少问题要处理解决的,不过依着杜家现在的成就和林以宣背后的人,迁户口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但是公司里的问题却只得杜秀影他们自己解决,当然总部是要迁到北京的,只是食物原料的来源他们要重新想办法才行。

  由h省直接运到这里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之前北京不是总部,生意上多半是倾向于自由发展,没有固定的政策,当然也不会像h省那般重视。现在一切都转到了这边,杜秀影他们要忙的事自然是数不胜数了。

  虽说杜秀影对几个小叔子心里都有些怨言,不过她也没有因此就不信任他们,取消他们运送的货物。其实每家人都有矛盾,只是别人知不知道的关系,杜秀影是觉得他们喜欢占小便宜,却也知道他们心性不坏,而且若是日子都好过,谁愿意担这占小便宜的坏名头。

  “阿鹏,h省等几个临近的省市就不需要大变革了,货物供应渠道只要不出问题,还如同原先那样办。至于北京这些离得有些远的城市,我们不如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专门养殖龙虾等一些水产的公司,然后由他们专门供应我们这边的需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杜秀影就是再没天赋也知道勤能补拙,为了在这边站稳脚跟,她可是跟妹妹他们研究了不少资料的。

  “大姐,这事我正想跟你说,前几天以宣和阿昊跟我提了一下真空包装龙虾产品远销国外的事,我想着国外市场还未完全打开,就先放下,等抽出空了再考虑这件事。现在若是咱们要跟水产公司合作的话,不如我们先借此机会试一下水,若是成功,也算是抢先占领了国外市场。”公司开得越大,杜鹏的雄心自然也越大。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事业梦,杜鹏之前没条件、没选择,自然而然地只能窝在乡下当一个普通的农民,现如今,什么条件都有了,他自己若不是想大干一番事业怎么可能从有条件之后就一直努力学习,他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杜秀影管帐,杜萍一家管公司运作,杜鹏一家则负责开拓市场,这是先前就已经分配好的,杜秀影和杜萍见事情安排的不错自然不会反对。

  “你既然已经打算好了就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吧,这生意不付出哪里有回报。”

  “去吧,若真是没什么回报就当我们这辈子的生意只能在国内做。”

  大舅是个直性子,说话是直却不傻,不然也不会现任杜氏的总经理。“阿鹏,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一路这么走过来,若是越走胆子越小,这路就走不远了。”

  “恩,我知道了。”有了家人的支持,杜鹏自然是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而且还有一个原因他一直都没有说,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林以宣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这也许是因为林以宣每次跟他说的话都派上了用场吧!

  杜鹏他们个个都为了公司的运作提意见,舅妈坐在旁边,很少开口,她是一个非常传统女人,性子有些内向,原本之前生意还没有做大的时候,她也是公司的主力军,只是后来公司越开越大,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与人交际对她来说越来越有压力了,甚至还为此让她生了一场病,杜鹏知道原因之后,就让她做回了家庭主妇,自己到哪她就跟到哪,也算是夫唱妇随,两人都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并没有因为少拿一份工资就计较,所以舅妈每次来参加会议都很少开口,除非察觉到什么不对才会开口提醒。

  其实不计较也是因为没什么好计较的,杜秀影和杜萍他们从来没想过占便宜,每年分红都一样,并没有因为舅妈不在就把她的那一分给丢下。

  现如今林顶天也算是杜氏里的一员,他这个人性子犟,自尊心强,又是那种特别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的人,依着杜秀影的关系,他进杜氏一步登天也无人说什么,可是他自己过不了这一关,硬是咬牙要求从小职员做起,说只有这样才能认真了解这个公司,成为公司里的负责人之一。

  杜秀影他们见他说得这般义正言辞,也不劝,由他去了。

  公司运作本就没有轻易插手的余地,若林顶天真那般理所当然地想要进入领导阶层,他们能安排的也不过是闲职,现在他这样到也顺了所有人的心意。毕竟让一个从来不曾做过生意的人掌舵,谁也不能安心。

  林以宣他们对这件事知之不详,从表面上看他们到是觉得林顶天难得清楚一回,公司不比单位,掌舵和跟着形式走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若照一个模式走,那就真的离毁灭不远了。现在这样,林以宣他们瞧着也好,毕竟父亲辞了工作到这里来,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前世利用工作和人脉的方便,投资水厂,而今生没有了这些,让林顶天松散过日子,怕是他自己也不习惯吧!

  而且林顶天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退休对他来说只怕太早,还是多找点事做,生活会显得更加充实。

  没有内部矛盾,大家又努力团结,杜氏集团若是没有好的发展,上天都看不过去。

  正式入驻北京之后,各个地区的分店陆陆续续地开设起来,当然这不可能全部是杜氏集团一口气开起来的,还有不少是加盟的。

  公司前景良好,发展也顺利,再加上没有什么烦心事,杜秀影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小女儿的婚事上了。

  嫁妆什么的,按一般情况来说,家里条件好的多给一些,条件不好的就少给一些,现下他们家的条件不错,女儿儿子都有自己的事业,按说他们只要表表心意就好,可是杜秀影不想这样,而是按之前所想,认真清算了一下自己现如今的产业和钱财,分成四份。

  一份是给她自己和丈夫的养老钱,现在观念都不一样了,她也没想过一定要跟儿子媳妇一起住,留一份算是让自己安心,剩下的三份,儿子女儿一人一份,谁也不多谁一分,算是公平,至于她的首饰,依着杜秀影的意思是百年之后分给两个女儿,至于儿媳妇,入家门时就会买齐,想来是不会在意她这个做为母亲的一点私心的。

  杜秀影做决定的同时,殊不知道杜氏集团的另外几位掌门人也私下里在盘算着送礼的事,虽说这些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可他们心里明白没有林以宣的点子,一切都是空谈,再者他们感情都很好,所以杜萍和杜鹏两家出手也非常的舍得。特别是杜鹏,想着这次抢占国外市场的事,若不是她提醒,他哪里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算是投桃抱李,他也该给自家外甥女更好的。

  正在四合院里呼呼大睡的林以宣可不知道自己随意提的一句话会让自家舅舅记这么久,其实这龙虾远销她也是占了重生的光。

  前世她一个人在国外漂了很久,在饮食习惯上,总是不习惯,后来在美国看到由中国远销来的龙虾,说实话,她其实不怎么喜欢那味道,她比较喜欢新鲜的,但是还是忍不住买了几袋。

  她也只是想到那销售情况不错,才会趁早给小舅提个醒,让他注意一点。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在临近订婚宴前几天的时候,林家人以及杜家人全部一起前往香港,原本留在老家的林爷爷和林奶奶也在前几天一起就接到了北京。

  虽说林爷爷和林奶奶的儿子不少,可是林顶天是老大,他自认该他给父母养老送终,杜秀影对于孝顺这方面也没有什么意见,不孝顺的话也不会任林奶奶偏心偏成这样都不说话,就在回家乡示察的时候将两老一起接到了北京。

  依着林顶天的意思是想将两位老人接过去跟他们一起住的,谁知林奶奶一听杜外公和杜外婆都住在林以宣的四合院里,而那个四合院就是她曾经称赞过的那所大宅院,心里有些不高兴了。

  虽说他们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老家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来住,可是现在既然来了,自然是要好好过日子才行。先前听到亲家两老被儿子女儿接到北京的时候,他们心里其实也是羡慕妒忌的,但碍于大儿子在家里的权威,他们也只能羡慕妒忌恨,不能做什么,毕竟哪是人家的儿子女儿,不是他们的。

  谁知等了一段时间,大儿子和大儿媳就回来了,还是为了接他们一起去过好日子,他们不舍归不舍,最终还是接受了大儿子的要求跟大儿子他们一起来到了北京。

  看着那么漂亮的大房子,他们心里骄傲,觉得也许亲家的儿子女儿没这么大本事,有心想去炫耀,一打听才发现他们都住在这里,只是楼上楼下的问题,至于亲家两老还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她孙女那边,这本没什么,后来听说那所房子正是她心心念念的那所大房子,林奶奶就坐不住了,心想那也是我孙女,怎么亲家两老都住在哪里,他们却住这边,怎么想都觉得难受。于是,隔了一天林奶奶就窜梭着林爷爷说楼房住不惯,要去跟孙女住,林顶天没多想就同意了,杜秀影想着四老都熟悉对方,有个伴也好,就跟林以宣打了个招呼,然后将他们送了过去。

  林以宣本来也没有想过搞什么偏颇给父母带来麻烦,再者她也不反对给自家爷爷奶奶养老,就让人收拾了一座单独的院子给他们住,还好林以宣有先见之明,没把他们跟外公外婆安排在一起住,而是两个相隔有些远的院子,这样才没让大家生活都不安宁。

  只是后面闹得有些过了,使得本想带着两位老人一起去香港的林顶天他们都歇了心思,到不是对两老有什么意见,而是他们这样实在不适合参加这种宴会,就以前而言,每次有什么事,两老都喜欢躲厨房,现如今去香港,他们都是人生地不熟的,有亲家却也不能万事都随自己心意行事,再加上林奶奶他们好闹腾,林顶天他们自然就只能把两老留在了四合院了。至于杜外公和杜外婆,两老也不想去的,可是司老爷子亲自邀请,杜外公不好否了人家的好意,最后才点头应允,不过这都是后话。

  林爷爷和林奶奶到四合院之后,林以宣按之前给杜外公和杜外婆配备的一切给两老配备了一模一样的,没有谁的好,谁得坏,除了不是同一队人马,却都是一样的水平。

  “爷爷,奶奶,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就直接跟他们说,他们是我专门找过来照顾你们的。”自家爷爷奶奶第一天入住,林以宣做为主人自然要亲自上阵了。

  近来,林以宣的生活圈子是小得不能再小了,现在有机会跑远一点,她绝对不会拒绝的。

  林爷爷是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他自觉得没怎么照顾过大孙子和两个孙女,心里觉得让他们给自己养老有些排斥,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但人都已经来了,孙女也没什么意见,他自然是什么都不说了。

  林奶奶比林爷爷想得开,她觉得都是自家孙子孙女,孝敬老人都是应该的。但是她爱计较,遇上有关自己的事都要算得清清楚楚的,若是换成别人的,就喜欢装糊涂,现在她爱计较的毛病又犯了。她一心认为一个外孙女给外公外婆养老是吃亏,就忍不住拉着林以宣的手殷切地道:“你这个傻丫头,怎么说不听,你外公和外婆又不是没有儿子,要你养什么老,吃了亏还一个劲地笑。”

  “奶奶,那是把我们从小带到大的人,这一生我有义务去孝敬他们。”小时候,外公外婆为了让他们吃得好一点,连个鸡蛋都舍不得给自己吃,每次都留下来给他们,他们要是真没这个能力也就罢了,可是有能力却不让老人享福,那他们与畜生有何区别。

  林爷爷到是觉得自家孙女有本事又孝顺是好事,眼看林奶奶还要说,而孙女的脸已经冷了下来,便打断她道:“以宣,爷爷和奶奶能自己照顾自己,这些人得浪费多少钱啊,你辞了吧!”

  瞧着一旁的营养师都急了,林以宣忙笑着道:“爷爷,你就放心吧,这些钱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而且我要是没有这个能力撑起这些的话,我就不会专门请人来了,所以你们就不要多心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缺什么就直接让他们去买,至于出门,告诉唐叔一声,让他们开车送你们去。等你们慢慢熟悉了这里的人和事之后,日子就好了。”

  “好好,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见推脱不了,林爷爷也只有答应下来了,一旁的营养师也松了一口气。

  安抚好两老,林以宣又把基本的情况跟两老交待一下,又将四合院里的人一一介绍给他们认识,就怕他们有事的时候找不到人。等他们一脸确定地告诉她都已经记得差不多后,林以宣这才从他们的院子里出来。

  走在回自己小院的路上,林以宣想着先前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反应过度了,她其实并不是跟自家爷爷奶奶置什么气,她只是不喜欢奶奶的说法,不喜欢她硬是把外公外婆分出去的。

  她跟外公外婆的感情真的很深,那种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最先让她感觉到的就是来自于外公外婆。

  真正算起来,爷爷奶奶占了一半的血缘,外公外婆也占了一半,若真的要分得清清楚楚的话,她觉得自己应该先找奶奶他们抱怨当初为什么只带除了他们三兄妹的所有堂弟和堂妹,而原本就有着孙子孙女的外公和外婆却什么都没说,就将他们接了过去。想到这里,林以宣停下脚步,走到花园里的一棵绑着秋千的大树下坐下,想着那段早就记不清楚的过去,她轻笑地摇摇头。

  说她对自家爷爷奶奶一点抱怨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况且她本来就是一个很在乎亲人态度的人。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她不想一直沉浸在过去,另外她也知道奶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习惯计较一些小事,所以她不想一直在这种事上打转。

  抬起头,阳光透过树枝照射到她的脸上,林以宣只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要知道以前的她是很讨厌长辈偏心的。

  她明明知道公平只不过是明面上的两个字,却依然要求公平。

  说来她从前总觉得父母偏心,对哥哥最好,什么事都替他想好、做好,而对于他们却又是另一个态度,那种他们要什么都得自己去奋斗的做法让她觉得自己才是男孩。现在见到爷爷奶奶的态度,她会有一种当初父亲他们是老大,却被忽略,现在自己有子女,就偏让小的被忽略。

  呵呵,真是奇怪的想法,可是人要安慰自己的时候,就会想出千百种理由来安慰自己。

  可仔细想想那些比自己过得更不好的人,除了感慨一句都是同一父母生养的,怎么区别就这么大之外,她什么也做不了。

  脚轻轻使力,没有大力地摇晃,只是轻轻地依着自己的力量前后动了几下,林以宣就已经放弃再用力了。

  她如今的生活真的很好,要什么有什么,不会再为了钱去烦恼,算得上养尊处优。而在家乡的叔叔姑姑他们现在的日子也不错,不说达到上流社会的层次,最起码也是中层人士,遇事有能力解决。不过林以宣相信,当林爷爷和林奶奶看到他们现在房子之后,心里一定会觉得他们既然能全家一起搬到北京来,还能住上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必是有大能耐的人,而还留在家乡的儿子女儿们在家乡再好,也不能跟他们相比,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地继续帮他们。

  有的时候她觉得林爷爷和林奶奶的思维很可笑,他们看到了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为什么就不用心去看看他们辛苦走到这一步所流的血汗。

  谁的幸福都不是捡来的。

  想到这里,林以宣突然觉得有些理解自己的父亲了,他若是有天大的能力能改变一切到是无所谓,可惜他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林爷爷和林奶奶又一味地给他压力,身边的兄弟又没一个能帮忙的,这样的他要是脾气还好的不得了,她就该怀疑他的承受能力了。

  来自父母给的压力,林顶天不能拒绝,又摆脱不了,就只能咬牙把这个担子挑起来。从一开始的勉强到后来的不堪重负,在没有人分担的情况下,他自己承受不住,就开始下意识地把重担移到离他最近的妻子儿女身上。

  说来,这事情的源头找不找去还是在他们的爷爷奶奶身上。

  说到林爷爷和林奶奶,这两人跟广大的农民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一样从苦汁里熬出来的人。

  对他们不能要求太多,却也不能不要求,不然的话他们会一味地将责任加注在你的身上。

  说到林奶奶和林爷爷的过去,林以宣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话说当年,林奶奶跟林爷爷家住得并不算太远,到了年纪,经别人介绍认识后,觉得合适,林奶奶就嫁给了林爷爷。

  林奶奶从小就没读过书,家里连口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什么读书识字的闲心。而且林奶奶家的家境不怎么好,兄弟姐妹又多,身为长女,她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一个家的重担。年纪小,又无人教着她怎么去做,没有方向的林奶奶从一开始的咬牙到后来的脾气坏,其实也不过是想找一个发泄的方式。

  可惜,人们可以原谅一次,却不能永远原谅。于是,林奶奶在没嫁人之前就是村里出了名的坏脾气。

  从林以宣的角度去看,她能谅解林奶奶的无奈,却不能谅解她把这种坏脾气发在自家人的身上。在她看来,谁给你了气受,你就把气出在那给你受气的人身上很公平,若是不能,比如身份地位上有距离,就找其他的方式,而不是仗着亲人的身份,让亲人无止尽地承受这种坏脾气。

  没人生下来就是出气筒,人人都需要尊重,即使最亲的人也一样需要。

  不过,那个时代,林以宣不在,她无法去评判林奶奶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她想当林奶奶还是小女孩的时候,能咬牙挑起重担还是值得钦佩,只是她没有学会收敛她的坏脾气,以至于她的孩子都学了起来,林顶天就是最好的例子,脾气不好,喜欢对他的妻儿发脾气。

  另外,可能就是因为承担的压力太大,管着一个家,事情多数由自己做主,久而久之,林奶奶的掌控欲就变得越来越强了,先前可能只是姐姐的责任,尔后也许就成了习惯。

  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一旦形成,如影随行,甚至深入骨髓,想改那可是得下一番大功夫。

  有道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习惯这东西,不拿刀尖刮刮骨,哪是那么容易改掉的。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林奶奶的行为也是值得的理解的,毕竟父母时常不在家,她一个女孩子要守住一个家,脾气太好,只怕早就被人活生生地吃了,哪里还能护着底下的兄弟姐妹们长大。但是后来嫁到林家之后,林奶奶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就变得很好,因为林爷爷家的条件也不怎么样,兄弟姐姐人数也不少,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兄弟姐妹太多,林爷爷本人即不是长子又不是幺儿,能分得到的东西想当然不会多。

  林奶奶在家里就受了不少苦,嫁了人比家里还苦,这本来不好的脾气自然就更不好了,再加上没读过书,周边的人如何骂人,她就如何学着,等到她跟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些东西很自然地派上了用场,骂起人来那话是一溜接着一溜,还不带重复的,就知道林奶奶这人有多么强势,多么厉害了。

  林以宣对父亲林顶天的童年生活是不怎么清楚,虽说时常也会听周边的长辈零散的说一些,但是这也不足矣让她从这些小小的细节里去了解全部。另外林以宣也没打算去了解自己父亲的过去,在她看来她有不想别人知道的事,她父亲也一定有。

  她不了解过去的事实,自然就不好对林奶奶的所作所为给予所谓的评价。只是有些事她不说,不代表别人也会闭嘴。这一世她为了改变人生没以前呆在家乡的时间长,听到的闲话比上一世少,而上一世大人们因着她是小孩子,觉得她听不懂,也没顾忌,就毫无禁忌地在她面前说东说西,那些话她虽然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却知道林奶奶这个人没原则、吝啬,甚至还有有些任性,每每做起事来不只是偏心,还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完全不顾家族的名声和儿女们的脸面。

  说来这一点,林顶天是随了林奶奶的,他们都认为自己要脸面却从来不想自己的儿女也会长大,也会有要脸面的一天。

  林以宣不知道为什么林奶奶会偏心二儿子和小儿子,对大儿子有些忌惮,又对三儿子漠视忽略。至于三个女儿看起来是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天知道。林以宣没有兴趣对过去刨根问底,她只知道从表面和姑姑们的抱怨里能窥见一二的是做为幺儿小姑姑杜茹春稍稍占了一丝半点的便宜,能把女儿给林奶奶带。至于林爷爷怎么看待他的子女,林以宣是一点儿都分不清,这可能是因为相处越少,了解越少吧!

  她只知道林爷爷是一个很传统的人,看重儿子多过于女儿,家里的兄弟姐妹同样很多,读书什么虽说比林奶奶他们稍好一点,却也只是略识几个字,没有什么大才华,性格属于忠厚老实型,重男轻女的思想从他对待孙子孙女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不是一般的严重。

  在农村里勤勤恳恳地干了一辈子的林爷爷没什么大发展,不说比谁做得好,也不说比谁做得差,只是这一辈子,可能就是太过老实,林爷爷除了一个破旧的房子什么都没能挣出来,以至于大儿子林顶天结婚的房子都是他跟媳妇自己挣来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他们结婚之后因着自己没挣到房子就挤在一起住,直到林顶天他们搬走,把房子给了三叔,后来四叔结婚又跟二叔挤在一起住,至于二叔什么时候有了新房,林以宣已经记不清了,她只知道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了。

  因着林顶天一家早早地搬出农村,林以宣他们跟爷爷相处的时间也不多,逐一开始他们兄妹三个并没有感觉到林爷爷的偏心。直到前世的某一天,林以宣听堂弟们说林爷爷很会讲故事,她并扯着妹妹们一起去找林爷爷,想让林爷爷也给他们讲个故事,谁知林爷爷无论如何都不开口,等到堂弟他们闹腾着要林爷爷开口讲故事的时候,林爷爷讲是讲了,可是在讲故事之前,他已经将他们这群女孩子统统赶到门外去了。

  那个时候,眼里闪过泪光的只怕不只是林以宣一个人。

  当时林以宣真的觉得很委屈,觉得林爷爷很过分,后来的日子她觉得反正跟林爷爷没什么交际,就慢慢地离得远了,后来的后来,她以后自己已经不介意这件事了,可是当她面对林爷爷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疙瘩一直都在,只是她在强迫自己去忘记。

  现在想想,林以宣发现自己还是很幼稚的,这种事在别人看来说不定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是她这个人过于在乎家人的做法,所以她能接受别人的忽视、偏颇,甚至是漠视,却不能接受家人对自己的一丝丝偏心,真是矛盾的人。

  这种感觉也许就像有的时候,你受了委屈,一个人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怎样,可是一当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问起来的时候,你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站起身,偏头望望林爷爷和林奶奶住的院子,林以宣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盼着以后大家都能好好相处,平平静静地相处。至于林家的各位叔伯姑妈姑姑们过得怎样,林以宣不予以评价,她只知道他们的日子没有林奶奶说得那么可怜,也没有林爷爷说的那么困难,只是林爷爷和林奶奶一心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认为大家应该在同一天平上才算是公平,却没有想过别人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自以为是的公平,不是你愿意给,人家就照着你的意思走的。

  依着林以宣对林爷爷他们的了解,他们希望的不是林顶天在叔伯他们困难的时候拉一把,而是现在的风光他不应该只他们一家人独享,应该跟其他叔伯一起分享。比如他搬到了北京,其他叔伯们不说全部都搬到北京来,也要搬到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住下,就像杜家人一样。

  很不错的打算,只是这免费的午餐给得好轻松,似乎他们的一切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林以宣可没有耐心跟两位老人家讲现在的交通有多发达,想见面什么的,只要有钱有飞机,这点距离其实已经不能算是距离了。

  不过她心里也清楚,这话说了,也只是被当成借口,与其被误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开口。

  说来,林家这么多的孙子孙女里,只有林以涛林以薇和林以宣三个不是林奶奶亲手带大了,也不是在林爷爷身边长大的,一年难得见上几面,感情自然是不能跟那些在两老身边长大的堂弟堂妹们可比。现在两老离开老家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虽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在身边,却不是他们心中最想要的,如此,有了分别自然这想念就变得更浓了,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这些事也属正常。

  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这些不占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该有多伤心。

  不是没有感觉到,只是不想跟两位老人计较什么,但既然都说了人的心是偏,那么当他们的心偏向别处的时候,就不要怪别人也把心偏向更关心自己的人。

  林以宣是晚辈中的晚辈,又跟林爷爷和林奶奶住在一起,林奶奶的心思她自己早早地就说出来了,连猜都不需要。可知道是一回事,接不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说来她怀孕至今,林爷爷和林奶奶来了之后,先前在父亲他们那边住,不好过来,那现在呢,她亲自走了一趟,他们连个问候都没有,她虽说不怎么在意,心里到底还是有些难过的。

  那也是她的亲奶奶,她一个被他们成天挂在嘴边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还养着他们,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切,不仅连一声关怀都不给,还给她添乱子,这泥人也有三分土性,林以宣不是那古代把名声看得重于一切的人,她有自己想法,不想天天为这种小事伤神,更不想时时关心自己的外公外婆受委屈,所以她得让林奶奶他们知道自己的态度。

  有了决定,林以宣又窝回了自己小院里,至于林爷爷、林奶奶他们过得怎么样,她相信遇到什么问题,唐叔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她的。

  “外婆,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杜外公有司老爷子一起,杜外婆不通文墨,就跟着丁嫂和周边的一些老奶奶们一起天天去公园等一些地方活动。那些地方的活动丰富,杜外婆的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你这孩子,爷爷奶奶来了怎么不跟我们说一声。”杜外婆很清楚亲家的的性子,为了好好相处,他们这礼数上一丝都不能少。

  “又不是外人,晚上一起吃饭不就好了。”挨着杜外婆坐下,林以宣拉着杜外婆的手直撒娇。

  杜外婆看着外孙女撒娇的样子,心又软了。“你呀,不明白。”

  “有什么不明白,外婆和奶奶他们一样,没有亲疏,所以外婆不用事事迁就。”

  “外婆没有迁就,外婆只是高兴。”

  杜外婆抚着林以宣柔顺的长发,心里高兴,毕竟很多人都觉得爷爷奶奶比外公外婆亲,她心里其实也是担心的,可是现在看着外孙女对自己的依赖,她就知道之前的那些都是她多想了。

  人老了,也是会担心子女、孙子孙女们嫌弃自己的。

  “外婆,这里就是您的家,您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能给您气受。”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林奶奶虽然喜欢说些是非,可当着面,大家又是亲戚,她到是什么都没说。

  林以宣见状,心里十分的高兴,以为林奶奶想通了。

  不过两天的功夫,林以宣就发现自己放心的太早了。这不,安生日子才过两天,林奶奶到她这里来小坐,她本以为林奶奶终于想起她这个孙女需要关心了,谁知言语间不过三句话就开始旧事重提,说什么房子这么大,空着多可惜,又说什么没关系的外公外婆住在这里享福,她至亲的叔叔什么的都还留在乡里受罪之类的话。

  抿着嘴,林以宣真心不想再跟林奶奶说什么好话了,更不想再安抚她的心情什么的。在她看来,林奶奶这种人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好意,杜外婆为了让自己不为难,对她可是一让再让,甚至连适应这里的生活都主动帮着林奶奶,可结果呢,林奶奶没有念杜外婆的好,而是拿他们做伐子,得寸进尺提出一系列近乎无理的要求。

  面对她的得寸进尺,林以宣也没想一味忍让,她觉得有的时候退让就意味着纵容,就像杜外婆的退让,像自己的劝说都是促进林奶奶提要求的动力。

  父母在,不分家她听说过,可她从来没听说过兄弟要养兄弟的家,侄女养叔伯一家的事。

  真可笑,可偏偏这种可笑的事情就发生在她的身上了。

  “奶奶的意思是觉得我这里住得不好,想回去家乡跟叔叔他们一起住,是吗?”冷着一张脸,因着怀孕,林以宣的情绪本就不好,之前她能忍下来也是花了不少耐心的,可是现在她觉得自己已经忍到了极致。

  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她不想委屈自己,自然就要爆发一回。

  林奶奶闻言心一惊,她似乎没有想到平日和颜悦色的孙女会突然变了脸色,而且一出口就是这样的重话。她是愚昧,却不是傻,当然能听出她话里意思。

  过惯了这里好吃好喝,高床暖枕的生活,她怎么可能还会想回到乡里去。

  她就是希望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一起过日子,特别还是好日子,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家孙女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下意识地舔舔自己有些干涩的嘴唇,林奶奶小心翼翼地看着冷着脸的林以宣小声道:“以宣这是说得什么话,这里这么好,我怎么可能是想回去呢!”

  “哦,不想回去?可我怎么觉得奶奶特别想念家乡的生活呢,难道是我误会了奶奶的意思。可是不会啊,我听得很清楚,奶奶是觉得叔叔他们哪里好,我这个已经泼出去的水,怎么可以强留爷爷奶奶在这里呢!而且二叔、三叔、四叔那么孝顺,又有本事,他们谁不能养奶奶,偏偏就要我这个‘外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冷冷淡淡的话看似说得清楚,林以宣心里却非常的难过,她可是从来都没有想过拿这些不入流的小手段来对付自家亲奶奶的。

  真是悲哀的场面。

  “哪有,以宣你真的是会错意了,我……我很满意现在的日子,而且你是我孙女,怎么能算外人呢!”说着,林奶奶身子挺直,一副就想往外冲的样子。

  林以宣根本不想为难自家奶奶,只是她觉得亲人做到这份上,当真比陌生人看着还让人觉得闹心。也许当初她一开始就不该多事,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不过人已经到了这里,她就不能不管,却也不能任她一直闹下去。

  “真的是会错意了吗?”